當前位置:拉絲機 - > 新聞中心
多功能智能化高速水箱拉絲機 |
發布者: 點擊:816 |
1拉絲機組成 多功能智能化高速水箱拉絲機是根據不同的線材生產工藝需要而設計研發的一種高速、高效、環保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它用于將一定直徑的線材經過多道次連續拉拔,一次性成型。整機突破傳統的拉絲機設計理念,采用多功能智能化控制,滿足不同的用戶需要。該機通常由放線機、拉絲機、收線機3部分所組成 1.1放線機 放線機構的設計,因各地線材廠家的不同生產工藝,其結構形式多種多樣。張力積線機構的設計,是為確保恒張力放線,同時考慮線材在高速拉拔出現空盤斷頭現象,放線端在設備正常生產停機時,應有一定的停機儲線量,儲線量的多少應根據線材生產的線速度而確定。 1.2拉絲機 國內鋼簾線生產廠,拉絲設備的平均壓縮率通常為14.5%,13.4%或13%,鋼絲成品壓縮率為5%~10%,對應于21道次,23道次和25道次拉絲機,常見的中間塔輪的分布 通常拉絲機主機分為雙主動式和單側被動式拉拔2種方式,2種拉拔方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各有利弊:對于雙主動式拉拔,模具及塔輪的冷卻采用浸入式,冷卻效果較好,整機穿線調整方便,電機功率可充分利用,但是由于線材要在不等徑塔輪之間進行拉拔,故鋼絲的直線性較差;對于單側被動式拉拔,整機采用全封閉結構,設備的環保性良好,且噪音較低,線材采用等徑塔輪拉拔方式,鋼絲的直線性較好,圈徑易控制,但由于模具及塔輪采用噴淋式,冷卻效果較差,鋼絲與塔輪滑動量相對較大,電機功率損耗相對較大。對于被動式拉拔塔輪,塔輪通常采用整體式結構,單片磨損后,需整件更換,而雙主動式拉拔的塔輪,通常采用分體式,以便于維修和更換。針對不同的鋼簾線生產工藝,應選擇不同的拉絲設備。 1.3工字輪收線機 根據鋼簾線廠家的不同工藝需要,可提供各種工字輪收線機,整機可采用一體式或拉絲機與張力機構并聯的方式;工字輪的裝卸采用漲緊套式、機械雙頂式、氣動雙頂式等結構;工字輪的排線形式可采用光桿排線、絲桿排線、氣動排線、伺服排線等,對于不同的工字輪和線徑可采用等排距和等角2種方式,采用等角排線時,用獨立的伺服電機驅動,對不同的排距可任意設定,同時與拉絲機主機線速度保持同步。通過更換配件,可在一臺收線機上使用多種工字輪收線。 1.4輔助機構 1.4.1拔模機構 傳統的水箱拉絲機,拉拔之前,通常需要經過軋尖后穿模處理,這些都需要通過人工操作來完成,鋼絲需要經多次穿模,同時需配備軋尖機,以Ф1.6mm為例,穿模至Ф1.5mm,需要大約700N的拉拔力,Ф1.1mm穿模至Ф1.0mm需要大約430N的拉拔力,對于21模水箱機來說,Ф1.0mm以上的鋼絲穿模時,勞動強度較大,為此設計一種機動拔線機構,鋼絲穿模時,通過專用機構來完成,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工人勞動強度大大縮小,整機穿模時間縮短一倍,功效顯著。 1.4.2其他機構 對于翻轉式水箱拉絲機,可配備自動翻轉機構,代替人工操作;在成品模拉拔時,配備有雙模機構,以提高成品鋼絲的表面質量;在拉絲機出線端,可安裝在線檢測機構,對于生產過程中鋼絲的線徑給予及時檢出。 2電氣控制系統 整機拉絲和收線采用全交流變頻控制系統,排線采用伺服控制系統,硬件上配備變頻器,可編程控制器(PLC),觸模屏(HMI)及電子計數開關,PLC高速脈沖捕捉,計米精度控制在0.1%以內,在每一臺電控系統中安裝通訊接口,通過PROFIBUS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將每臺設備的PLC以太網模塊組成工業以太網。通過計算機對當前現場的每一臺拉絲機狀態進行監控,所有工藝參數均儲存在計算機中,通過該系統,可實現多機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 鋼絲在拉拔過程中,乳化液的溫度通常應低于50℃,因此對于水箱中的乳化液通過測溫傳感器進行監控,并將電信號傳遞至PLC,從而控制流量調節機構大小,當溫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流量可自動給予補償,實現乳化液自動控溫。 |
上一頁:拉絲機種類 下一頁:如何使倒立式拉絲機收線更緊密 |
[返回] [打印] |